搜索 韦廉

共找到“14”个结果
  • 1937年济阳一战韩复榘几乎被日军活捉,逃回济南向军中素有“竹仙”之称的范筑先下达了南撤命令。范筑先矛盾纠结中到指定地点复命,但拒不南撤,返回聊城通电全国誓死抗战。范筑先的抗日决心惊动国共两党,蒋介石头名嘉奖范筑先,周恩来、朱德指示山东省委接触、协助范筑先。范筑先整编地方土匪武装、民团、收编溃军、接纳热血流亡青年,向中共中…
  • 太行山上2005HD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华北危急。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总司令朱德(王伍福 饰)率领下东渡黄河奔赴前线抗战。山西实权人物阎锡山面对“国、共、日”三股力量颇为头疼,提出“守土抗日”口号,在民族大义的影响下,于形式上支持八路军抗日。朱德筹划于日军进犯山西的必经险地平型关截击,115师师长林彪临战指挥出色,成功击败…
  • 大转折——鏖战鲁西南HD
    生灵涂炭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而国共两党之间的解放战争也正式拉开序幕。蒋介石(孙飞虎 饰)调动大军从延安向西北扫荡,大有将异己彻底剿灭之势头。毛泽东(古月 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向北撤退,期间更与陕北失去联系,革命面临着最危急的时刻。在此紧要关头,刘邓大军决定冒险渡河,砍断蒋军的哑铃把子。然而一千里路的黄河自然环境极其凶险…
  •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HD
    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京(指南京)沪杭地区。1949年4月20日,我百万雄兵分中、东、西三个集团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
  • 渡江战役前夕,为了确保大军顺利渡江,堵截国民党军队的退路,由周峰领导的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策反国民党部队起义的活动,地下党员们争取到了上海爱国商人的大力支持和掩护,先后策反了海、陆、空等多支国民党军队投诚,确保了人民解放军顺利渡江,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 太行山上
    17
    《太行山上》将大量笔墨放在普通人物身上。在阳明堡战斗中,769团营长赵崇德积极请战,安排突击队从东西两侧秘密进入机场,但是,在接近飞机约30米时被敌哨兵发觉,赵崇德当机立断,命令发起攻击,由于时间紧迫,他和战友们用生命的代价将手榴投向敌人,炸毁敌人机场,堵断了敌人的支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此外,还有三战三捷、粉碎“九路围攻”…
  •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失败凭借长江天险构筑坚固防御体系企图阻止我军南进。为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长期潜伏、战斗在江阴要塞国民党军队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唐秉煜兄弟以及吴广文、王德容等同志遵照华东局华中工委负责人以及华中五地委宣…
  • 1947年年夏,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扭转战局,毛泽东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品”字形战略格局,经略中原,彻底改变敌我战略态势,为夺取全国胜利迈出了坚定而关键的一步。为实现这一战略思想,刘邓大军南…
  • 战争初期,为了改变战局,毛泽东决定向蒋介石在战略上的薄弱后方――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制字了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南线主力三军配合,由刘、邓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从黄河北一直攻到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地加快。这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